新笔趣阁
  1. 新笔趣阁
  2. 玄幻小说
  3. 汉末雄风
  4. 第一百九十章 见鲁肃,欲封渡
设置

第一百九十章 见鲁肃,欲封渡(2 / 2)



《汉末雄风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biqug.net)

吴质的发迹,始自其与曹丕等贵戚子弟的交往,但因为他“不与乡里相沉浮”,最终虽然做了大官,在“乡论”中的地位依然极低。

故(吴质)虽已出官,本国(指吴质的本籍)犹不与之士名。--《魏略》

换句话说,官至镇北将军(《晋书》作镇北将军,《魏书》作振威将军)的吴质,在兖州豪门看来,是没有资格得到“士名”的;把持着人才品定权力的耆老勋旧,依然将吴质视作寒门小户儿,不肯为他抬高门第族望。

按曹魏制度,镇北将军“都督河北诸军事”,掌握冀州、幽州、并州等地的军事防务,可知吴质已经是炙手可热的方面大员,权倾朝野。

即使如此,他依然“不为乡里所饶”,乃至对司徒董昭叹息,称“我就要被老家的闲言碎语淹没了”。

(吴质)封列侯,使持节督幽、并诸军事。(吴)质自以不为本郡所饶,谓司徒董昭曰:“我欲溺乡里耳。”--《魏略》

吴质是曹丕身边的红人,号称“太子四友”(另外三个是朱铄、陈群、司马懿),尚且被如此对待;至于其他既得不到君主宠爱,又背井离乡的士人,其悲惨处境,也便可想而知。

原文来自于塔≈读小说~≈

在此背景下,便形成两个特殊结果。

其一是流寓士人对地方军阀的依附性极强。

其二是流寓士人在外州站稳脚跟之后,往往会改易籍贯,方便日后出仕。

流寓士人对军阀的依附性,在汉末魏晋体现得特别明显。

典型例证就是团结在刘备周围的“元从派”,以及团结在孙权周围的“淮泗集团”。

这批流寓人士,因为离开了旧日籍贯,不可能再通过正常途径出仕,因此只得全身心依附新主子,以求得一官半职。

这便能解释,为何曹操南下(20八),扬州士族主降,而淮泗集团(周瑜、鲁肃为代表)主战。

(周)瑜曰:“不然。(曹)操虽讬名汉相,其实汉贼也。瑜请得精兵三万人,进住夏口,保为将军破之!”--《吴书周瑜传》

同时,这也能解释,为何蜀汉政权中,益州士族对刘备父子普遍持抵触态度,与荆楚集团恰恰相反。因为荆楚士人已经离开本籍,他们的荣华富贵全系于刘氏父子;而益州士人依然可以通过“乡举里选”得到出仕机会。

当然,益州士族在刘备与刘禅的打压之下,升任高位者并不太多。但这是统治者的立场问题,与制度无关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—免费无广>告无>弹窗,还>-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动。

这是察举制与九品制导致的另一个结果,即流寓士人的后代,为了方便出仕,往往会将籍贯改到新的居所。

仅以吴国案例,略作举证。

吴国官员有籍贯改易记载的,有甘宁、薛综、张昭、周访等人。

甘宁是益州巴郡人,薛综是豫州沛国人,张昭是徐州彭城人,周访是豫州汝南人,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侨寓人士。

注:上述诸人籍贯,周访见《晋书》,其余见《吴书》,文多不载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两晋时代,此四人的后裔,却无一例外都“著籍丹阳”,成了扬州人(详见《晋书》)。

按建业县(东晋建康,六朝金陵,今之南京)原是丹阳郡秣陵县,可知这群吴国将相,实际是放弃了旧日郡望,而将籍贯落在江东新巢。

魏晋豪族,从个人特质上看,往往文武兼杂。

两汉出仕,有一条重要标准便是要“经明行修”。

所谓“行修”即具备德行操守。它其实是一个抽象概念,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,与品行关系不大,更关乎门第族望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—免费无广>告无>弹窗,还>-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动。

至于“经明”,即“明经”,指能通晓“古文经学”或“今文经学”。古文重视训诂考释,今文更类似谶纬内学。东汉末期,古文经学主导北方学风,而今文经学在南方盛行。

举例来说,曹操在被罢官之后,便是因为“能明古学”而得到汉廷的重新启用,可见他是通晓古文经学的。

(曹操)从坐免官。后以能明古学,复征拜议郎。--王沈《魏书》

至于刘备,也曾师从名儒卢植。卢植“古今兼修”,可惜他本人对章句也不求甚解。刘备则更加不学无术,终日斗鸡走狗,没能得到出仕机会。

(卢植)能通古今学,好研精而不守章句。--《后汉书卢植传》

先主不甚乐读书,喜狗马、音乐、美衣服。--《蜀书先主传》

至于孙坚,则堂而皇之地自诩“无文德”,对自己的文盲身份毫不避讳,反而炫耀“以征伐为功”。彻底放弃学术渠道,转而寻求以军功晋身。

主簿进谏,(孙)坚答曰:“太守(指自己)无文德,以征伐为功。”--《吴录》

魏晋的豪族大姓,不仅是“门阀”,还是“学阀”,他们不仅垄断了生产资料,也垄断了知识技能。甚至很多大姓有传家经学,比如汝南袁氏世传《孟氏易》,会稽虞氏五代传《易》,会稽贺氏世传《礼》。

然而到了汉末丧乱时期,许多大姓首领,不仅具备了学阀特征,还因为坐拥众多宾客,而成为威震一方的豪帅。同时兼备了文、武双重特征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—免费无广>告无>弹窗,还>-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动。

比如陈留大姓卫兹,聚众五千余人,豪强色彩浓郁。

陈留孝廉卫兹,以家财资太祖,使起兵,众有五千人。--《魏晋世语》

然而卫兹同时又得到名士郭泰的赞赏,跻身名流之列。

郭泰与许邵是彼时北方最有名的清议者(即品评人物的名嘴儿),得其佳评者,便可一朝发迹。

林宗(即郭泰)曰:“子许(即卫兹)少欲,文生多情,此二人非徒兄弟,乃父子也。”后文生以秽货见损,(卫)兹以烈节垂名。--《先贤行状》

再比如泰山豪族鲍信,家族“世以儒雅显”,自己又得到大将军何进的征召,名士无疑。

信父(鲍)丹,官至少府、侍中,世以儒雅显。--王沈《魏书》

然而酸枣会盟时(190),鲍信竟然携带了步兵两万,骑兵七百,辎重三千余乘赴会,气焰熏天。可见他与卫兹一样,也是名士与豪帅身份兼杂。

(鲍信)信乃引军还乡里(兖州泰山),收徒众二万,骑七百,辎重三千余乘。--王沈《魏书》

至于曹操、曹纯、曹洪等人,年轻时亦被朝廷征召,曹操历仕东郡太守、济北国相;曹纯为黄门侍郎;曹洪是蕲春县长,无疑都属于名士之列。

原文来自于塔≈读小说~≈

然而诸夏侯曹氏,同时也都是部曲帅,在《典论》中被曹丕称作“名豪大侠,富室强族,飘扬会,万里相赴”。其中曹纯与曹洪,还都是凶悍的斗将,名噪一时。

下面谈一下,冠族、大姓与豪人。

虽然汉末乱世,地方的豪强极多,但并非所有的豪族,都能与士族或世家扯上关系。

比如有一些次等豪族,类似泰山臧霸、谯郡许褚、富春孙坚等人,在乡里或辖区中小有势力,也能“聚众千余家”。

但他们很明显与“士族”毫无干系,反而更类似打家劫舍的强盗。

汉末,(许褚)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,共坚壁以御寇。--《魏书许褚传》

(孙)坚为佐军司马,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。坚又募诸商旅及淮、泗精兵,合千许人。--《吴书孙破虏传》

针对这个问题,便有必要澄清“豪族”间的区别。

先来说说冠族。

从记载上看,被冠以“冠族”、“冠盖”等称谓者,基本等同于士族。他们通常兼具奴客部曲与传家经学,属于最一流的高门。

原文≈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≈~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这类人物,见诸记载者有陶丘洪、边让、辛毗、许允、桓范、诸葛诞等人。

当然也有例外。

比如三辅地区的左冯翊,在东汉末期缺少豪门,竞争较少,因此在建安五年,也就是官渡之战时左冯翊被分割为左右两部时,有一些出身单家、政治嗅觉敏锐的投机者,便“著籍东部”,因此发迹,成为当地冠族。

冯翊东县旧无冠族,故二人(严干、李义)并单家……建安初,关中始开。诏分冯翊西数县为左内史郡,治高陵;以东数县为本郡,治临晋。(严、李)遂相附结,皆仕东郡为右职(即高级干部)。--《魏略》

当然,类似上文这种暴发户式的“新兴冠族”,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,《三国志》中见诸记载的冠族,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门阀。

再来谈大姓豪右。

“大姓”、“豪右”则相对泛指,可能指代士族,也可能指代拥兵聚众的豪帅。

从记载上看,大姓与豪右的规模,往往颇为可观,虽然并不一定能够跻身士族之列,但也属于震动州郡的大型地方势力。

这类人物中,有李典、雍闿、曹洪、刘勋等人。

益州大姓雍闿等杀蜀所署太守正昂,与(士)燮相闻,求欲内附。--《吴书步骘传》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在线免。费阅≈读!

(李)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,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。是李姓为乘氏大姓。--卢弼《三国志集解》

按照李贤注解,“大人,谓大家豪右”,便可知道“大姓”与“豪右”其实是相同含义的不同写法。

大人,谓大家豪右。--《九州春秋》引章怀注

最后谈一下豪人。

“豪人”、“豪族”亦为泛指,但似乎更多用于形容“次等豪强”,许多小型军阀,地方宗帅,以及郡县一级的贪官污吏,均为“豪族”出身。

这群人物当中,一流门阀的比例相对较低,更多是横行乡里,欺男霸女的地头蛇。

比如曾任征羌县令的焦矫,退休之后无所事事,竟然靠着侮辱寒门子弟(步骘、卫旌),来给自己寻找优越感,格局小得令人发笑。

会稽焦征羌(即焦矫),郡之豪族,人客放纵。(步)骘与(卫)旌求食其地,惧为所侵,乃共脩刺奉瓜,以献征羌。征羌作食,身享大案,殽膳重沓,以小盘饭与骘、旌,惟菜茹而已。--《吴书步骘传》

像这类“豪族”,在史籍记载中便不可胜数了,比如祖郎、焦矫、严白虎之辈。相比之前两类人物,这类小豪强便如萤火与皓月争辉,不值一提。

另外要特别澄清一点,在汉末魏晋,尤其是三国时代,“士家”是一个特别具有迷惑色彩的词汇。

本书~首发:塔读小说-app≈——免&费无弹窗,还能跟书友们一&起互动。

“士家”与士族、世家完全无关,而专指“兵家”,即士兵之家。彼时军人属于社会底层,投身行伍是受到鄙视的事情。

(张)昭弟子(张)奋,年二十,造作攻城大攻车,为步骘所荐。昭不愿曰:“汝年尚少,何为自委于军旅乎?”--《吴书张昭传》

而兵子、兵家具备浓郁的奴隶色彩,其地位介于奴婢与平民之间,不得出仕,且父子相继。针对魏晋士家的地位问题,唐长孺在《曹魏士家制度》中曾有详细阐述,文多不载。

豪族问题,是一个相当宽泛且驳杂的领域,如果单纯以“地方强宗”为线索,那它无疑贯彻二十五朝,甚至今日犹有豪族。

在魏晋时代的“门阀政治”背景下,它更是繁复多变。如果想完全研究透彻,需要花费极多的时间;但掌握基本脉络,帮助理解史籍,却并不困难,甚至颇有乐趣。

废话连篇,诸位大大若不喜,可略过不看,权当某吃饱了撑的没事干。

无尽的昏迷过后,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。

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,胸口一颤一颤。

迷茫、不解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。

这是哪?

随后,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,然后更茫然了。

一个单人宿舍?

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,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。

还有自己的身体……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。

带着疑惑,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,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。

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,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,外貌很帅。

可问题是,这不是他!下载星星阅读app,阅读最新章节内容免费

之前的自己,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,工作有段时间了。

而现在,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……

这个变化,让时宇发愣很久。

千万别告诉他,手术很成功……

身体、面貌都变了,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,而是仙术。

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!

难道……是自己穿越了?

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,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。

时宇拿起一看,书名瞬间让他沉默。

《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》

《宠兽产后的护理》

《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》

时宇:???

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,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?

“咳。”

时宇目光一肃,伸出手来,不过很快手臂一僵。

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,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,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,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。

冰原市。

宠兽饲养基地。

实习宠兽饲养员。

御兽师?


相关小说推荐

重生1983:我把老婆宠成首富

重生1983:我把老婆宠成首富

铁匠打铁 / 文

关于重生1983:我把老婆宠成首富: 将老婆宠成首富是一种什么体验?百亿富豪江晓白重生1983年,回到妻子买血感染绝症当天。那年,他是过街老鼠般的人渣赌狗,妻子对他绝望,亲人乡邻对他避而远之,家里更是家徒四壁还欠下赌债。且看他如何阻止悲剧重演,如何为弥补上一世的遗憾,利用上一世的记忆和能力,一步一步从摆美食地摊开始赚钱暴富,如何超时代的宠妻宠女儿。

都市 138万字 2023-09-21

大江湖小盗将

大江湖小盗将

东风化雪 / 文

他是一名盗将,浪迹江湖,玩乐不羁。他嗜钱如命,为了挣钱坑蒙拐骗偷。他对钱的欲望就像无底洞,只因为曾经的对她承诺【书友群:780484109】

武侠 60万字 2023-09-21

疯了!穿成团宠小福宝后我开挂了

疯了!穿成团宠小福宝后我开挂了

意夏 / 文

【无cp+团宠+玄学+萌宝+逃荒种田】 慕家那个傻子慕来来丢了,找回来的时候不傻了。 家里没粮了? 慕来来表示:我有空间能种植,不怕没饭吃。 结果米缸的两斤米,怎么也吃不完。 家里没钱银了? 慕来来看着慕老太头顶金光:我掐指一算,奶今天要发财。 慕老太看着手里的两块金子:!!那瞎子道士说来来是个有福气的,这个福气有点大。 河边挖出来的玉,路边捡到的人参,慕家盆满钵满。 你说战乱逃荒,别怕! 慕来

武侠 131万字 2023-09-26

农家种田: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

农家种田: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

我叫叶老蔫 / 文

《种田+爽文+系统+空间》,新时代的钻石男叶琛竟然在事业飞黄腾达的前夕,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鳏夫身上。 家里仅有三间漏风的茅草房和四个饿的头昏眼花的儿子,以及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儿媳。 单身三十余年的他,无奈成为农家小户的顶梁柱。 养家糊口已经是难事,没想到竟然遇到了荒年,寸草不生,饿殍遍野。 唯一庆幸的是,他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。 叮!主人,发现上好的榆木,请问是否回收! 于是乎,叶琛重新支棱了起来,他

179万字 2023-09-28

神豪:开局打赏主播一个亿

神豪:开局打赏主播一个亿

必火1.0 / 文

都市 357万字 2023-12-28

网络神豪:开局十亿打赏金

网络神豪:开局十亿打赏金

必火1.0 / 文

416万字 10个月前

本页面更新于
回到顶部
设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