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宋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biqug.net)
赵孟启一通忽悠,让李曾伯重燃斗志。
随后,朝廷也难得大方起来,给李曾伯加官进爵,封华亭县开国伯,进观文殿学士,加太子少保,签书枢密院事,出任广南制置大使兼湖南安抚大使,知静江府。
于是李曾伯在临安待了不到半月,就屁颠屁颠地上任去了。
到七月初一,筹备已久的天下日报就要正式发售了。
报纸这东西,在此时并不算什么新鲜玩意。
朝廷的官方邸报,由进奏院负责编刊,定期向全国官吏发送,被称为‘进奏院状报’。
而民间其实也有不少各种小报,南渡之前就已经存在,此时更是十分寻常了。
临安城中就有专门的报摊,每日凌晨就开始售卖‘朝报’,不是手抄,而是印刷的,甚至每日一刊,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。
当然,这只是民间假托‘朝报’之名,私下编刊的,也被当时人称为‘新闻’。
朝廷虽然设立了管制机构,却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,因为士大夫们都是追求‘言论自由’的。
因此不受约束小报为了博眼球争销量,在内容上费尽心思。
他们甚至有专门采访消息的人,还有衙门中役卒小吏暗中帮他们收集官方内幕信息,被称为‘内探’、‘省探’、‘衙探’。
朝廷还没有公布的政事,比如官员陈奏却还没施行的,中枢还在研讨商议的,以及某些内幕、宫闱秘事等等,八字没一撇就早早传播了出去。
甚至有撰造命令,无中生有,夸大实情,妄传事端,胆大妄为的程度可能超乎后世人的想象。
就如大观四年时,有份小报刊登了一份道君皇帝斥责蔡京的诏书,但这诏书却完全是小报杜撰出来的,属于伪诏,放在别的朝代,无疑是诛九族的大罪,但在当时,这起“辄伪撰诏”事件最后却不了了之……
南渡之初,又有小报伪造、散布赵九妹的诏书,令赵构非常尴尬,不得不出面澄清。
而朝廷也一再发布法令,企图严行约束小报,但总是屡禁不止。
有时候,这种小报就会沦为某些人打击政敌的武器,通常还十分有效,朱熹就深受此害。
朱熹一直都是经界政策的支持者,六十岁时,出知漳州,负责在泉、漳、汀三州的推行经界。
这次经界的宗旨,是不改变原有赋税总额,而是根据实际田土所有来平均赋税,富者多纳税,贫者少纳不纳,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但要损害豪强地主的利益。
福建这个地方呢,在宋代一直都是科考兴盛之处,在朝中做官的人多,于是形成了许多官僚地主,土地兼并非常严重。
朱熹想要动他们的奶酪,自然遭到了这些人的强烈反对,于是动用各种手段,什么批判他的学术啊,打击他的名望啊,抹黑他的人品啊……
当时,小报就曝出他与儿媳偷情的消息,不久又说他争风呷醋,差点杀了著名营妓严蕊等等。
事情写得有鼻子有眼,绯闻艳事又向来受吃瓜人士欢迎,于是让朱熹荣登十大娱乐风人物榜。
至于丑闻是不是真的,有没有发生过,根本无法考证,朱熹本人有十张嘴也解释不清楚,于是受此打击,被逼辞官。
福建路经界的事也就这么流产了,一直到宋朝灭亡也没再施行过。
对于这些不受控制的小报,赵孟启早就看不惯了,却也清楚很难通过强制手段去治理,首先那帮大头巾们就绝对不同意,闹起来恐怕事情没办成,反倒要惹一身骚。ъine
因此赵孟启就干脆自己办一个报纸,通过商业手段,抢占传播市场,挤压无良小报的生存空间。
为了见证天下日报的面世,赵孟启在这一天亲自来到了文宣司印报坊,王应麟等官员已经早早等着了。
连夜印制好的报纸,散发了浓浓的墨香,赵孟启随手拿起一份查看起来。
纸张比较粗糙但厚实,大小与后世相仿,虽然只有一页,却两面都有印刷。
由于采用的是铅活字和油墨,因此字体只有蝇头大,因此纸张利用率很高。
这么一来,成本得以压缩,这是民间小报难以企及的绝大优势。
“殿下,真就只定价五文钱么?如此可就没有盈利,甚至还要亏损。”王应麟神情有些忐忑。
大宋印刷业十分发达,一册常规的书籍,在宋徽宗时大约一百文钱,此时通常要四百文左右。
并不是真的贵了,而是通货膨胀的原因,那时候一石米五百文左右,这时候在两贯钱左右浮动。
民间小报一般都是二十文的样子,约莫一份能赚三五文,所以就算赵孟启把天下日报定价十文钱,也还是有很大价格优势,这样即便没什么盈利,保本却没问题。
赵孟启翻看着报纸,笑着说,“若是为了赚钱,我随便一个法子也比这报纸多千万倍啊。”
这倒不假,谁不知道您是‘财王’呢。
王应麟暗自失笑,嘴上继续劝说道,“殿下,臣知道这报纸主要是为了舆论宣传,这样一来,岂不是卖得越多,亏得就越多么,短时间还好,日积月累下来,这开支可就很恐怖了,一旦失去资金来源,那就难以为继,不管做什么,这亏本的买卖总是难以持久……”
赵孟启点点头,“你说得没错,一项事物想要持续发展,肯定要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,我之所以定低价,是为了独占报业市场。”
王应麟似乎想到了什么,“殿下的意思是,咱们先砸钱,尽快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小报驱离市场,让临安只有一份报纸,到时候没有竞争对手后,咱们再提价?……这法子好像有些不厚道,而且,咱们到时候提价,百姓未必能接受啊。”
这手段在后世很寻常,大家都在用,此时也不是没人用,但往往会被人称为奸商,何况天下日报具有官方身份,要是取得垄断地位后再去割韭菜,吃相实在太难看,有损朝廷体面。
“在商言商,没什么厚道不厚道的,那些小报为了赚钱,也没见有什么底线。”
赵孟启不以为然,撇着嘴继续说,“放心,这报纸不会提价的,即便后面增加页数也不提,就五文一份,别怕,不会亏钱的,就算白送,其实也不会亏的。”
“这怎么可能?就算油墨纸张是殿下的工坊所出,免费供应给文宣司,可工匠、编辑、校订、记者、报童等人总得给工钱吧……”
见王应麟眉头紧锁,赵孟启又笑了,“都说了在商言商,纸张油墨怎么能免费供应呢?……算了,那我就提前和你说该怎么赚钱吧。”
“主要来源呢,就是商业广告……二来呢,是民众可以花钱刊登启示,寻人寻物啊,讣告声明啊,个人诗词作品啊……”
王应麟一愣,“诗词?那不是该咱们付润笔么?”
“咱们的报纸,要争取覆盖尽量多的人群,所以我要求你们多发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,并且要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,朝廷的政令呢,刊登了原文后,也要进行详细解析,务必让百姓理解透彻……诗词不过是文人的游戏,大多数受众其实没兴趣,而文人在报纸上发表诗词,其实是报纸帮他扬名,自然是谁受益谁付钱了……”
对于赵孟启这番理论,王应麟听懂了,但总觉得别扭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周清的穿越情况并不理想。妖鬼登门,朝不保夕。幸好金手指从天而降,并且金手指每月就能刷新一次,这是从未有过的美妙时刻。&&不过在这里,周清必须强调一点,小开不算开。
武侠 51万字 2023-12-27
【女强、致富、商战、团宠】&&飞机失事,整形外女医生——苏小漓重生到一个陌生小县城,&&什么都是假的,只有穷是真的。&&没等她反过味来,就已经被亲戚卖出去了?&&不用急,也不用怕,&&看她收拾极品、乘势奋斗、牵手理想恋人,在八零年代后半程:&&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!&&红尘炼心,好运连连
都市 52万字 11个月前
顾宝珠被堂姐推出去挡刀,临死之际遇到了系统。她答应系统的要求穿越时空做任务,完成任务后,系统赋予她重生。&&重生回到命运的转折点后,她才知道,原来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原女主,堂姐是重生逆袭女主。&&这是一本书中世界,为了不被重生女主炮灰,顾宝珠干净利落,直接切断了重生女的妄想,果断改变自己一家的悲惨命运。&&后来又有人跳出来告诉她,她是军区大院宋家的千
玄幻 92万字 2023-11-06
末世女沈双双一朝穿越,成了一三岁小萝卜头的娘亲。&&这个家,公公早逝,婆婆伤了腿,相公还被爷奶叔伯坑害,被送去了服兵役。&&这是没人支棱起来,得全家饿死的节奏啊。&&沈双双撸起袖子就开干,开启了囤粮养婆婆和小萝卜头之路。&&好在,她的种植空间跟着来了,有木系异能加成,日子过得美滋滋。&&当她把婆婆的腿治好,把小萝卜头
都市 28万字 2023-12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