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biqug.net)
朱棣是什么人,他认准的事儿,没人能劝得住,直接下了圣旨。
要搁平时,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,但这次不同,迁都损害了所有官员的利益,他们又岂会轻易妥协。
翰林院不起草,礼部不颁发。
朱棣再下中旨,这下群臣没办法了。
皇上下的圣旨,都是经过中书、门下省颁发才有效,老朱废除了宰相制,所以大明皇帝的圣旨,正常情况下,都是翰林院起草,礼部颁发,但中旨不同。
中旨是不经过任何部门,直接从内廷颁发,虽然不经过礼部,但依旧有效,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,皇帝的话就是法理。
说白了,中旨大多都是皇帝玩不起了,以帝王权势强迫百官的无奈之举。
一般来说,能不用中旨,帝王是不愿用中旨的。
草拟的圣旨,礼部还有权力封还,但皇帝直接颁发出来的中旨,已经盖棺定论,他们也无可奈何。
除非他们抗旨!
但谁也不敢抗旨,尤其是面对朱棣这样的皇帝。
不过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他们不敢公然抗旨,却也不是毫无办法。
于是乎,百官跪在宫门的戏码上演,把宫门堵得严严实实,以孝道的名义劝朱棣三思,请求让皇后娘娘尽快下葬,入土为安。
朱棣看着这些个口蜜腹剑的臣子,大为震怒。
“皇上…”李青劝道,“山高路远,一路颠簸对娘娘也不好,不若先去顺天选一处吉地,待陵寝建成,再下葬不迟。”
他知道,老四要是再打破规则,多半要出事,还是先给群臣一个缓冲时间为好。
朱棣依旧恼怒,但李青的话不无道理,轻轻点头:“明日北巡,你伴驾随行。”
说罢,愤愤一甩袖子,转身离去。
李青看着乌泱泱跪在地上的群臣,心里也不由一阵无奈,迁都这件事儿,实在是棘手的紧。
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,于是去找了胖,想看看胖有无良策。
“没有。”胖摇头,十分干脆,“这件事儿不可能和和气气解决,暴力手段必不可少;
不过最好过上几年再说,等摊丁入亩的劲儿过去了再迁都,短期就迁都,少不得要出乱子。”
顿了顿,“这边我尽力安抚,不过父皇那边,你也得多劝劝,不能因为迁都坏了大好局势。”
“这我明白。”李青有些担忧,“这边你应付的过来吗?”
“没把握,试试吧。”胖叹了口气,“皆大欢喜地迁都是不行了,只要不闹出大乱子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李青默然片刻,问道:“你赞同迁都吗?”
“从长远来看,迁都利大于弊。”胖点头,“如若不迁都,过不了多少年,皇权就会被南方世家架空,走北宋的老路;
父皇此举深谋远虑,金陵虽富,却不是做京都的最好选择,它……太气了;
大明是正统的大一统王朝,京都所在必须要有战略意义。”胖叹道,“其实我更希望迁都到洛阳,亦或西安,但……算了,顺天也不错。”
李青苦笑道:“那两个地方的确适合做京都,但不适用眼下的大明的情况,皇上在北平经营多年,去了那儿方便统治,若去了人生地不熟的洛阳、西安,只怕是……
就这情况你也看到了,真要去了那两处地方,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。”
“是啊!”胖揉了揉眉心,“有件事我不方便说,青哥你给父皇说一下吧!”
“什么?”
“他这次北巡,带上瞻基。”胖认真道,“以后的帝王,必须还得是武皇帝,不然很难压得住百官;
瞻基不能学我,只能学父皇。”
李青点头:“这个好说,皇上对太孙本就宝贝,想来不会拒绝,我等会儿给他说一声。”
“嗯…还有老二、老三。”胖道,“那俩货一个真憨,一个假精明,父皇不在京师,他们俩少不得会被人利用。”
“好。”李青答应,“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,多保重身体。”
“嗨~我心大,天真塌下来,不是还有父皇嘛,我不急。”
“就得保持这心态。”李青轻松道,“行了,我这就去找皇上。”
~
“朕原本就打算带上瞻基。”朱棣道,“不过老二还是先不让他回去的好,有他在,老大反而能轻松不少,朝争不能太激烈,但也不能完全没有。”
李青苦笑:“皇上你就不怕汉王真能起事?”
“就他?”朱棣冷笑,“老大倒是起事的本事,他可没有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737万字 2023-11-17
64万字 2023-10-23
740万字 2023-11-17
都市 429万字 2023-12-31
234万字 7个月前
281万字 7个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