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代晋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biqug.net)
……
寿阳城中。
李徽一行进寿阳城之时,天色已经黑了下来。从北街进入之后不久,迅速拐入一处岔街之中隐藏。眼下尚不知城中情形,需要进行简单的摸查搞清楚城中有多少兵马方可行动。
寿阳城中的百姓都已经逃得差不多了。当日城破,桓伊战死之前,曾开南门让百姓逃走,因为知道城池不保。所以,城中青壮妇孺都已逃走,只剩下一些老者不在乎生死。故而岔街周围民房空荡荡的,物品家具散落一地,显然是受到过洗劫。
李徽带着众人暂且藏匿于这些房舍之中,倒也暂时安全。
很快,李荣蒋胜郑龙等十几人前往城中打探情形。李徽则爬上一处屋顶,想着城中街道眺望,同时等待李荣等人打探消息归来。
远远眺望城中,黑沉沉一片。大片的民居房舍之中都无灯光。这座城中已经没有了多少百姓居住。除了城门口处和街道上运粮的车马之外,其他各处街巷之中一片死寂。
李徽站在屋顶上看着这一切,心中颇为恻然。他来过寿阳,当初出使秦国便是从寿阳抵达秦境。当时淮南太守桓伊还曾设宴招待,亲自送别。那日离开寿阳登船之时,桓伊还曾用竹笛奏了一曲他所做的《梅花三弄》给自己践行。
然而,时隔不过数年。一切已经变了样。寿阳城已经落入秦人之手,而桓伊在不久前战死在这里。短短数年,物是人非,局面陡变。城犹在,人已去,梅花三弄一曲已经绝响。想想生于这乱世之中,多少如桓伊这样的人物,精通才艺,风度灿然之人,却也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,死于非命。
这个混乱的时代,吞噬了多少精彩之人,粉碎了多少美好之事。
半个时辰后,打探消息的李荣等人陆续回来了,同时,也带来了出乎李徽意料的消息。
在决定奇袭寿阳之前,李徽估摸着城中不会有多少兵马。因为既然八公山下决战在即,秦军定然会全部投入作战。寿阳城中定不会有重兵把守,最多不过数千人运送粮食物资,守卫城池罢了。毕竟这里是秦军的后方城池,站在秦军的角度,不会有任何的危险。
但是,李荣等人带来的消息却令人惊愕。
“城中有许多兵马。在东西长街上,有两处军营,全部是骑兵。左近几条街道都是骑兵。起码有上万人之多。我们摸到了中街军衙左近,发现那里的广场上也全是骑兵。粗略估计,城中心位置起码有两三万骑兵驻扎。不知道为何城中竟然有这么多的兵马。”李荣回禀道,言语中有些气急败坏。
李徽也惊愕不已。城中有数万骑兵,这还如何偷袭?自己只有千余人,实力相差太多了。这下事情大条了。
略一思索之后,李徽问道:“摸清楚粮食物资存放之处了么?”
蒋胜道:“城东广场有一处。规模很大,粮食物资运来的都堆放在那里。”
“南城也有一处,是兵器器械存放之所。”郑龙禀报道。
“无论如何,得放火烧了粮草再说。这本就是我们前来的目的之一。将粮草物资一把火烧了,也算是成功。夺城恐怕是不可能了。不但不能夺城,城中这么多兵马的话,还要通知周澈他们不能渡河过来。”李徽沉声道。
众人默默点头。突发的情况让人有些不知所措,计划遭受重挫,只能想办法烧了粮草物资了。
“真是见了活鬼了,秦军这么多骑兵留在城中作甚?不去作战,留在这里闲着。难道说,秦军笃定能战胜北府军不成?”李荣不甘心的嘀咕道。
李徽脑中一闪,突然想起了一事。
“你是说,那些骑兵都集中在太守府军衙左近?全部驻扎在那附近?都是些什么样的兵马?”李徽问道。
李荣道:“说了都是骑兵啊,一个个打扮的油头粉面的,盔甲闪亮亮的。都是年轻的少年。看上去不像是来打仗的。”
李徽瞠目道:“你是说,全部是少年?盔甲战马都是最好的那种?”
李荣道:“我看着反正一个个鲜亮的很。有些人武器上还镶着宝石,闪闪发光。”
李徽缓缓点头,沉声道:“那就是了。羽林郎。苻坚在城里,定然如此。那些羽林郎是保护他的兵马。没想到,他不在战场上,居然在城里。然则……然则……这个机会……岂能放过?”
李荣等人惊愕的看着李徽。
“阿兄是说……秦国的皇帝苻坚……在城里?”李荣结结巴巴的问道。
“否则,何以解释这么多兵马在此守护?那些羽林郎都是少年,那是苻坚的护卫骑兵和仪仗兵马。定然如此。李荣,城里有条大鱼,我们一定要去抓这条大鱼。一旦成功,战局逆转,局势陡变。呵呵,想想都令人兴奋之极。”李徽搓着手,快速的踱步,脸上忽喜忽忧,阴晴不定。 filsarilhl969759697505995144691hl
:。:3v
rad3
sr="ggdlgdjs"
22万字 2023-10-02
64万字 2023-10-02
102万字 2023-12-21
92万字 2023-11-13
23万字 2023-10-02
24万字 2023-10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