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末雄风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biqug.net)
当赵旻率军行至许都皇宫正门附近时,因吃瓜人夹道围观之故,其人麾下骑兵已绵延数里,可谓风头出尽。
杨彪远远看到这一幕,好气又好笑之余,对大笔袋赵旻高喝:“卫将军之责乃戍卫天子,请卫将军速速救驾!”
两汉时,卫将军掌管禁军,其主要职责确实是戍卫天子。
赵旻无奈地指了指四周的吃瓜百姓,表示非自己不为,实乃不能也。
具甲骑兵一旦加速…那就是人形坦克,真会闹出人命的!
所幸载两根粗圆木的马车就在赵旻身后,可尽快冲撞宫门。
赵旻好容易在人群中行至宫门前,一众头戴进贤冠、着玄色深衣的文官们早已等得不耐烦。
杨彪尚未来及开口,便有一名年纪与钟繇相仿、脾气却被后者急得多之人,迫不及待开口道。
塔读小~。>说——免费无广>告无>弹窗,还>-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动。
“卫将军,逆贼而今正在宫门处,某等与其众痛陈利害,其众却毫不理会,卫将军速速攀梯入内!”
杨彪身旁的钟繇作揖道:“卫将军,此乃孔北海也。”
赵旻滚鞍下马,先向杨彪、钟繇二人抱拳,随即看向那身材中等、相貌平平、偏偏嗓门却极大的孔融孔北海。
赵旻躬身抱拳:“请文举先生稍安勿躁。家叔父今何在?”
这时,孔融身旁,一名颌下长须飘飘、相貌清俊、气质飘逸出尘的文官作揖道。
“君便为卫将军?某乃颖川荀文若也,久仰卫将军大名。”
其人虽微微躬身,但仍明显比孔融高出一头,可见其人身高至少有八尺(一米八四)。
赵旻得知此人是荀彧,登时肃然起敬,同样躬身抱拳。
“幸赖文若先生神机妙算,此番旻方可侥幸于官渡获胜。旻不知先生当面,失敬!”
若非荀彧使出妙计,迫使袁绍与曹操提前决战,这场历史上打到神州历十月的官渡之战,在这个时空还不知要打多久。
塔读小说,无广>告在线免。费阅≈读!
二人同时站直,赵旻上前几步,行至荀彧身前。
一股芝兰幽香,自荀彧身上传来。
赵旻暗暗打量着这比自己略矮的大贤,只见其人丰神俊朗,气质超然。
荀彧也暗暗打量着这比自己略高的名将,只觉其人英武秀美,温润如玉。
年龄差出十余岁的二人,同时生出相惜之情。于是二人目光交汇,彼此凝视。
万幸鲁肃已返回陈留主持事务,否则其人一定会痛心疾首、捶胸顿足。
然而,赵旻想的是:老子若得荀彧相助,天下重归一统可期!
荀彧的想法则是:天子与从文年龄相仿,余当自忠于皇汉之宗室中择一淑女,为从文纳之。
从文与汉室结亲,余心方可安也。然则…何人可为从文良配?惜哉!余独女已嫁长文矣!
不怪荀彧胡思乱想,因为这时代的士族豪强,都是靠联姻来拉近关系。
这是秦汉、中古乃至整个封建时期的文化。
舅姑成为公婆代称,就是因此而来。
然而,鲁肃虽不在场,但现场还有孔融这个急性子。
“文若,卫将军,你二人休要耽搁!天子今已被挟持!请卫将军速速攀梯入内!”
其人打断了荀彧和赵旻的对视。
赵旻向孔融抱拳道:“文举先生勿忧,旻之叔父今何在?”
杨彪插口道:“子龙已攀梯而入,卫将军速速救驾!”
一众进贤冠、玄色深衣之文臣,与一众鹖冠、绛色深衣之武臣,当然,还有无数吃瓜人,都看向这位传说中的卫将军。
赵旻朗声喝道:“何必攀梯?取圆木!”
几名极有眼力劲儿的军司马,早已准备就绪。
是以,赵旻一声令下,便有精悍骑兵抬起两根粗重圆木走来。
赵旻指向宫门,喝道:“破之!”
抬着圆木的骑兵,小跑着冲向宫门。
进城前便已披双铠的赵旻,则趁机解下刘氏冠换上兜鍪,并提起德胜钩上的长枪。
随着“嘭”一声闷响,不止宫门晃了一晃,便连众人脚下之地面,似乎都随之震了一震。
赵的部曲,本就不缺给养,历经官渡之战后,他们皆被战争锤炼得更加剽悍善战。
是以,在他们抱着两根圆木轮番冲撞宫门之下,顷刻之间,便听到“喀喇喇”、“砰”之声响起。
随着宫门的门闩被撞碎,宫门轰然洞开。
赵旻冷冷地扫视门前人群,指着被撞开的宫门喝道:“若有宵小之辈心怀不轨,此门即为尔等前车之鉴!”
他重重哼了一声后,提起长枪,翻身上马冲进宫城。
在刘晔率领下,骑兵们也随赵旻杀了进去。
隐于人群中的某些人,被赵旻满含杀气的眼神扫过后,竟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。
见赵旻率军冲入宫城救驾,忧心如焚的文武百官们不约而同松了口气。
赵旻踏入宫城后才发现,自己老叔赵,率不足一屯部曲,正与对面近千虎卫在承光殿前的广场上对峙。
赵旻和老叔交换眼神后毫不停留,径直向正殿冲去。
赵虎吼一声:“吾等大军已至,尔等还不速降!”
虎卫们见大股骑兵自宫门涌入,向自己一方包围而来,登时如临大敌般结起阵势,谁还理会单枪匹马的赵旻?
至于一身文官打扮的刘晔…则更无人在意。
行至承光殿高阶下后,赵旻对刘晔道:“子扬,依照你我之计行事!”
他对随行护卫的一队骑兵道:“保护好子扬先生!”
刘晔作揖道:“主公务必小心,若遇贼兵请速退至此。”
赵旻颔首后,便策马向殿后疾驰。
刘晔清了清嗓子,如一个业余谈判专家般高声喝问:“殿内诸君欲何求?”
赵旻懒得纠正刘晔的错误,摇摇头继续赶向殿后。
赵旻对许都皇宫毫不熟悉,绕至殿后时,见承光殿诸门皆紧闭,其人便有些犯愁。
他喃喃道:“戒备如此森严,不好苟啊!”
旋即其人用力拍了下脑门…其人戴着兜鍪,这一下震得自己脑袋嗡嗡作响。
臭不要脸的赵旻顾不得脑袋,径自向北驰去。
结果…
腹黑男冷笑不止。
塔读小~。>说——免费无广>告无>弹窗,还>-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动。
这群宫中禁卫果然没经验。
后宫贵人们的住所,也就是百子坊,叛乱的禁卫居然不设防!
赵旻未在门口驻足,当即折向西而去。
趁着老叔和刘晔吸引叛军注意力,他必须找一个熟悉宫城之人,为自己指点迷津。
然而,叛贼声势如此浩大,此刻宫城内空荡荡,哪里还有闲逛的宫人?
不得已之下,赵旻骑马向湖边驰去,以期能找到一个因游湖而未来及躲起来的贵人、女官,甚至是宫中婢女。
苦心人天不负。
因职业生涯而练就出敏锐观察力的赵旻,在惊鸿一瞥之下,隐约发觉湖边一艘小舟中,似乎有一道人影。
于是其人驰至湖边,朗声道:“某乃奉天子秘诏讨不臣之卫将军赵从文,方自官渡赶回,救驾来迟,不知哪位贵人在舟内?可否现身相见?”
言罢,赵旻忍不住默默吐槽:
曹老板对皇宫渗透得真到位!傻子都能猜到,宦官们和禁卫们是一伙的!万幸宦官们还算明白。
赵旻至此已想通,为何叛军未控制后宫:因为宦官们不允许。
如此看来,叛变的虎卫们目的简单明确:自保!
刘协对他们一定已恨之入骨,若曹操兵败身亡,这些虎卫焉有命在?
赵旻复又摇摇头,推翻了自己的推断。
不对!杨彪、钟繇和荀彧一定已劝降这些虎卫,刘协想必也已承诺对前事概不追究,否则这些禁军不会仍在宫中任职。
那么问题来了。
这些本已向刘协效忠的禁军,为何又突然叛变呢?
赵旻暂时无暇细思,见那人仍不肯现身,他温言道:“某有一计,可救天子,但需贵人相助,还请贵人现身相见。”
他再次等了片刻,正欲再开口,便见一名女子优雅至极地自一艘小舟中站起身来。
塔读小说,无广>告在线免。费阅≈读!
赵旻定睛一看,登时五味杂陈。
孔融的形象,实则与演义颇为不符。
咱们聊一聊孔融,下一章再聊甲胄。
孔融是孔丘苗裔,以“文才高茂”著称于汉末三国。
对广大吃瓜群众而言,孔融往往与“让梨典故”勾连在一起;其地位反倒不显。
就其生平履历而言,孔文举不宜被单纯视作“文人学士”或“门阀权贵”,其个人标签更倾向“流亡军阀”。
以地位考量,融与曹魏的华歆、王朗,孙吴的太史慈,蜀汉的马超等人相似。
换个角度看,论武略,孔融并无超、慈之勇;论文采,孔融虽略胜歆、朗,却无此三人的“机鉴通达”。最终因言获罪,身家夷灭。
孔融在地方割据八年(1八9-196),历经初平、兴平、建安,属于三国汉季最为凶暴混乱的时期。
在青州割据的八年间,孔融昏悖放纵,一无可取,完全不见高门豪族的体面,反而更类似“宠信商贩庸儿”、“贬抑地方门阀”的幽州集团。
塔读小~。>说——免费无广>告无>弹窗,还>-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动。
孔融早年经历,诸如“坐上让梨”、“巧识李膺”、“小时了了、大未必佳”,乃至“兄弟争死”的轶事典故,诸书多载,不再赘述。
《续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九州春秋》、《世说新语》等典籍,对孔融早年形象有详述,文多不载。
孔融发迹、外镇州郡,是在中平六年(1八9)董卓上洛后。
融以家世被司徒府举高第,得以出任北军中候,虎贲中郎将。之后山东大乱,群雄蜂起,董卓遣孔融出青州,为北海国相。
考虑到孔融迁北军中候,在职三日即迁虎贲中郎将,随即出镇青州。可知有其必然背景。
后辟司空掾,拜中军候。在职三日,迁虎贲中郎将。会董卓废立,融每因对答,辄有匡正之言。以忤卓旨,转为议郎。--《后汉书卷七十-孔融传》
所谓“以忤卓旨”,实乃为尊者讳,后文详述。
北军中候是典五营校尉的要职,秩阶虽低(六百石),权势却显赫。汉制,中军分南北军,北军中候监管的五校尉营,与刺史监管郡守相类似。
注:刺史初置,秩六百,郡守秩二千。北军中候秩六百,五校尉秩二千。
在地方割据势力的“领军”“护军”制度成熟完善、取代南北军之前,北军中候无疑是显职。出任此职者,必然被卓所亲善。
继任北军中候应是刘表。表彼时为卓所信重,使镇荆州,牵制屯兵南阳的袁术与孙坚。
(表)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。灵帝崩,代王叡为荆州刺史。--《魏书六刘表传》
而孔融在北军中候之后担任的“虎贲中郎将”,本是灵帝末年袁术的职位。而二袁是董卓死敌,人所共知。
袁术字公路,汝南汝阳人,司空逢之子也。举孝廉,累迁至河南尹、虎贲中郎将。--《后汉书卷七十五-袁术传》
从孔融的仕宦履历看,其无疑是董卓所亲善信任的朝官。故使出镇地方,以为藩庇。
融本传所言“董卓以青州,故遣融赴险地”颇可探讨。
董卓废立,融每因对答,辄有匡正之言。以忤卓旨,转为议郎。时黄巾寇数州,而北海最为贼冲,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。--《后汉书卷七十-孔融传》
按张璠《汉纪》,孔融“在郡八年”。融在建安元年(196)夏为袁谭所败,可知出任北海太守,当为中平六年(1八9),合计八年。
董卓上洛之初(1八9),便委融以重任。且融未随关东军阀讨董(190),可知所谓“卓与融不睦”,当为妄语。
融在京都韬晦近四十载,一朝外放,得郡守高位,立刻凶形毕露。
融在北海,自许大志,举军曜甲,与群贤要功。
孔融镇北海,可谓“贼害忠良,放纵不仁”。览查诸书所载,一无可取。昏悖狂乱,命不可知。
青州北海,今属山东潍坊。东汉中平年间(1八4-1八9),青州是黄巾寇暴的大本营之一。桓灵无道,天灾频仍,该地受害尤甚,乱匪多如牛毛。
(中平五年)冬十月,青、徐黄巾复起,寇郡县。--《后汉书卷八-孝灵帝纪》
青、徐地区灾害频繁,查《后汉书孝灵帝纪》可知,文多不载。本书开篇,徐州大旱有佐证可考。
当时的青州刺史是袁绍“擅自署置”的臧洪。洪入青州,战于黄巾,两年方告平息。
会青州刺史焦和卒,绍使洪领青州以抚其众。洪在州二年,群盗奔走。--《魏书七臧洪传》
臧洪上一任青州刺史是焦和。与孔融出镇青州同时代。
焦和在青州(190-191),昏乱放纵,色厉内荏。军械虽利,兵甲虽众,却“望寇奔走,未尝交接”。临阵之时,又屡求神祇,醉心巫祝,最终“州里萧条,悉为邱墟”。
初平中,焦和为青州刺史。黄巾遂广,屠裂城邑。和不能御,然军器尚利,战士尚众,而耳目侦逻不设,恐动之言妄至,望寇奔走,未尝接风尘交旗鼓也。入见其清谈干,出则浑乱,命不可知。州遂萧条,悉为丘墟也。--《九州春秋》
原文≈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≈~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孔融与焦和的人生路线倒是颇为相似。皆挂名牧守,却志大才疏,名实相悖,为害一方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关于重生1983:我把老婆宠成首富: 将老婆宠成首富是一种什么体验?百亿富豪江晓白重生1983年,回到妻子买血感染绝症当天。那年,他是过街老鼠般的人渣赌狗,妻子对他绝望,亲人乡邻对他避而远之,家里更是家徒四壁还欠下赌债。且看他如何阻止悲剧重演,如何为弥补上一世的遗憾,利用上一世的记忆和能力,一步一步从摆美食地摊开始赚钱暴富,如何超时代的宠妻宠女儿。
都市 138万字 2023-09-21
【无cp+团宠+玄学+萌宝+逃荒种田】 慕家那个傻子慕来来丢了,找回来的时候不傻了。 家里没粮了? 慕来来表示:我有空间能种植,不怕没饭吃。 结果米缸的两斤米,怎么也吃不完。 家里没钱银了? 慕来来看着慕老太头顶金光:我掐指一算,奶今天要发财。 慕老太看着手里的两块金子:!!那瞎子道士说来来是个有福气的,这个福气有点大。 河边挖出来的玉,路边捡到的人参,慕家盆满钵满。 你说战乱逃荒,别怕! 慕来
武侠 131万字 2023-09-26
《种田+爽文+系统+空间》,新时代的钻石男叶琛竟然在事业飞黄腾达的前夕,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鳏夫身上。 家里仅有三间漏风的茅草房和四个饿的头昏眼花的儿子,以及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儿媳。 单身三十余年的他,无奈成为农家小户的顶梁柱。 养家糊口已经是难事,没想到竟然遇到了荒年,寸草不生,饿殍遍野。 唯一庆幸的是,他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。 叮!主人,发现上好的榆木,请问是否回收! 于是乎,叶琛重新支棱了起来,他
179万字 2023-09-28
都市 357万字 2023-12-28
416万字 9个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