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末太平道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biqug.net)
“黄天庇佑!过了界桥,甘陵国中的大族,自然首推冀州郡望,东武城县的清河崔氏!”
“一县之内,很少有第二个县望,更不用说郡望了。整个东武城县,沿着清河两岸,崔氏的庄园田地随处可见。弟子粗略估计,怕是有好几万亩,还多是上好的麦田!而清河周围的疫灾,也最为严重。路上的伏尸数以百计,近河的村落不见人烟,百姓病死流亡者难以计数!…”
“清河崔氏并未赈济,只是封了道路自守,不许疫民靠近,否则便会杀人…哎!等这一场大疫过后,人烟阜盛的清河两岸,怕是尽化做百姓的坟丘。而沿岸数百里的水浇沃田,必然都会归入崔氏的名下!…”
说起清河沿岸的惨状,马元义面露不忍,唏嘘长叹。大量患疫的尸体入水,河流就成为了疫病传播最便捷的温床。世家大族的庄园,有独立的水井还好。户百姓的日常用水,却都离不开靠近的河流,也就免不了取用疫水。
而清河两岸阡陌纵横,又早已开发完毕,可谓是天下最膏腴的地界。周围能樵采的林子都是有主的,乡民们既没有烧开水喝的习惯,也很难得到足够的柴火。如此一来,瘟疫随着疫水,沿河飞快传播。整村整户皆死,惨不可言…
“清河崔氏是郡望高门,本不屑见我。但听说我带了能治疫病的‘符药’,便派了个年轻的辈出来。他恐怕只有二十岁,叫崔琰崔季珪,待人颇为倨傲…”
“这崔琰不仅拿了符药,还向我索要药方,必须拿到药方才给粮食,我也只能点头应了。但好在,清河崔氏确实不愧为郡望,哪怕连年大疫,手中的存粮也依然极多。这一纸贤师写下的药方,直接从崔氏手里,换来了600斛粮食。其中以晒干的麦子为主,还有半是耐储的粟米、黍米,全是陈粮,也不知存了几年…”
听到这,张承负抬起头,眼中有寒光闪过。冀州九郡,灾饿而死的百姓数以万计,倒伏以路,求一口吃的而不得。而清河崔氏这样的世家大族,一年年的陈粮存了几年,随便出手就是600斛,够四千灾民吃上半月。若是能打破清河崔氏的庄园,尽取庄中的存粮,又能多活下多少万人来?…
当然,这样可怕的念头,仅仅存在张承负的脑海里。在这世家豪强的大汉天下,只有他心中燃着赤火,对世家毫无敬畏。也只有他,敢这么去想,敢与天下的世家为敌!若是把这想法说出来,哪怕在此时的太平道中,那也是惊世骇俗,难以接受的。
“甘陵国中,除清河崔氏外,另一家世家大族,便是前汉郡望,本朝县望,清河张氏。张氏的主支在南边的甘陵县,听闻闭门躲疫,谁也不见,拜访不得。弟子就带着门徒们,沿着清河继续北上,从广川县入安平国…”
“老师您曾在广川布道施符,救治过好些富户商人。听闻弟子募粮,这些受过老师恩惠的富户商人,也纷纷解囊相助…虽然每户给的粮食不多,但合起来,也有200多斛,主要是粟米和菽豆…”
“广川布道…嗯,那大概是四年前的事了。当年也是元义与唐周与我一起,从广川县继续北上,入了河间国,恰好遇到道奴…”
说到这,大贤良师张角脸上露出些笑容,对粗壮的七弟子高道奴点了点头。魁梧的高道奴连忙还礼,就像守礼的“熊”。而张承负若有所思,咀嚼着马元义话中的细节。
“清河崔氏出的是麦、粟和黍,广川富户们出的是粟和菽。粟是米,黍是黄米,菽则是豆子。这其中,自然是麦子产量最高,但也最难种。一亩麦田需要的用水,恐怕是米的两倍以上,产量则是一倍半多…”
“清河崔氏能大量种麦,肯定是占了清河一带,绝大部分的水源。而今年出现干旱、水源紧缺,崔氏要种高产的麦子,必然要和百姓大量争水。周围的民们,恐怕连种粟田的水都没有!…”
“粟田在整个北方最为常见。春种秋收,对水要求低,对肥力要求也不高。贫户百姓,要么种粟,要么种菽,也就是各种豆子,尤其是黄豆。常见的,是三年种两次米一次豆子,两者轮种,来回复田间肥力。”
“至于黍米,产量比粟米少,水肥要求却略高,种起来并不划算,百姓也种的不多。黍米唯一的好处,就是粘度大,能用来酿酒和做年糕,祭祀先祖。冀州连年灾荒,百姓饿死无数,也只有世家大族,才会用粮食来酿酒!…”
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天下的民脂民膏,都来自农田,来自水与肥土。而无论是田地还是水源,州郡的世家大族,都永远掌握着绝对的分配权,并且不断扩大着他们的份额。这才是世道崩坏、百姓难活的根源!
天灾与人祸总是并存,若是民们不起来反抗,那就只有坐地等死。而要把民们凝聚到一起,除了宗教信仰,除了太平道、五斗米道,又能靠什么呢?
张承负有些恍惚,前世的记忆模糊又遥远,像是迷雾中一点依稀的星火。等他回过神来,就听到马元义的声音,已经从甘陵国讲到了安平国。
“安平国的第一大族,自然是郡望博陵崔氏。博陵崔与清河崔的关系…嗯,武帝时,齐国贵裔后代,崔公崔意如有两个儿子。长子崔业定居清河东武城,为清河崔。次子崔仲牟定居于博陵安平,为博陵崔…”
“安平县是安平国治所,博陵崔氏家业极大,与清河崔氏相当,恐怕也有数万亩田地,数千仆役。而博陵崔氏大兴讲学,门生故吏众多,在郡中也颇有清名…”
“对!博陵崔氏是真正的清流士族,受到党锢影响,目前没有嫡系出仕。弟子前去求粮,博陵崔氏态度很好,但似乎族中余粮不多,只拿出400斛粟米,换了治疫的符药。而弟子旁敲侧击,听说是安平王刘续苛待百姓,搜刮盘剥甚重…”
安平国既然称“国”,自然与甘陵国一样,有分封的汉室藩王。甘陵国的藩王是刘忠,有位声望极高、大名鼎鼎的宗亲国相,刘虞。而安平国的藩王刘续,就没人能管了。灵帝那种死要钱的做派,上行下效,地方上的藩王就没几个不贪鄙的。传言中刘续“苛待百姓”,在士族中的风评并不好。
当然,这里苛待的“百姓”,恐怕不只是底层的民人,更包括藩国内的士族。想想也能猜到,安平王刘续治所安平县,与郡望博陵崔氏同在一地。哪怕只是为了争夺县里的赋税、田地与佃户,两者也不可能毫无芥蒂。
“弟子也求见了安平王刘续。安平王刘续拿了200斛粮食出来,其中大半是麦,而剩下的半,竟然是朝廷赏赐下来、专供藩王祭祀的上好稻米!这稻米可是精贵的好粮,远比麦饭好吃…但刘续有个条件,对老师的占卜望气之术很感兴趣。他想让老师去安平见他,为他占卜一二…”
说到这,马元义苦笑一声,摇头道。
“这位安平王…弟子既不敢明确拒绝,也不敢擅自答应。只是含糊应了下,就离开了安平县…弟子私下里琢磨,这安平王想要占卜的,恐怕是…是…”
“元义,此间并无外人,直说无妨。”
“是!老师,安平王想要占卜的,恐怕是‘天子气’…”
“占卜天子气?”
听到这,张承负怔了怔,抬头看向张角。张角也有些吃惊,随后摇头失笑,感慨道。
“皇帝失德,先有地震日食,又有大疫大灾…天人感应之下,这刘氏的藩王,就一个个都坐不住了。之前党人王芬,也曾请我看过几位藩王,看谁有天子气。我实在推辞不过,也只得看了…至于这位安平王,连安平国本地的士族都安抚不住,弄得民怨载道,又何谈什么‘天子’?…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我,米瑞斯,堂堂光之神,是太阳神阿波之子,宙斯的孙子,我的力量无穷无尽,可以毁天灭地。><><我生活的快乐自在,我有我的爱人——缪斯。我好不容易变回原身,可是,魔域的再次来犯,只要我和魔域公主在一起,就可阻止灾难发生,我愧对魔域公主,我也承认我对她的感情不仅仅是愧疚,可是也我不能没有缪斯………
3万字 10小时前
我愚蠢的神弟奥丁啊!你就不能用你那木头脑袋好好想想,遇到大事除了赖账,还有好点的解决方法吗?><><神无信而不立,没点担当还想当神王?我神王唐斯就是要告诉诸天所有存在,出来混,我们阿萨神族就是讲究一个【信】字!><><至于你,奥丁,你还是去霜巨人国【约顿海姆】跟洛基一起玩雪花过日子吧!
玄幻 41万字 10小时前
人人都知道余帝掌权人余墨钦的手段,却不知他心早有所属只因当年一场不经意的鼓励。><><他步步设计,只为得到自己守护多年秘密中的女人。><><他次次助她,全是为了博得她对自己的满心欢喜。><><而她,温念念,像个木头,榆木脑袋,竟后知后觉才发现他的好。><><----------><>
都市 135万字 10小时前
【直播pk+多男主+团宠】 离家出走的兔子精白棠为了吃饱饭开始做直播,软软的米饭、香香的肉,哥姐宠着不用愁! 黑粉:这么能吃,以后谁养得起哦…… 一众大哥大姐站出来,“我养得起!” 厌食影帝:“糖糖,今天钓的海鱼,想不想尝尝?” 阳光少年:“糖糖,无公害蔬菜,外面买不到的!” 貌美大小姐挤进来:“糖糖,那些有什么好吃的?来碗燕窝,美容养颜!” 一碗又一碗,各种美食摆眼前,白棠全都要! “你们不要
38万字 10小时前
坏消息:因为天赋太差,惨遭未婚妻退婚羞辱。 好消息:获得倒果为因系统,先享福后还债,一天破十二境,娶小姨子为妻。 李锋:退婚你提的,娶你妹你哭什么?
玄幻 31万字 10小时前
1991年,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,三亿人死于战乱。 1994年4月18日,联邦帝国的钻井在挖到地下12226米时挖到了不明物体。 当日,天空忽然出现了第二轮散发着漆黑光芒的“太阳”,“黑曜事件”就此爆发。 起初没人觉得这会是一场灾难,直到在“黑太阳”的照耀下,第一只由人类转化而来的精神异变怪物出现。 直至第一座城市、第一个国家毁灭。 直至世界人口锐减三成。 在黑太阳的照耀下,不仅是人类,几乎所有的
都市 41万字 10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