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:卧龙嗣子,我的岳父是关公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biqug.net)
邓艾摇头:“士民不只有士,还有民,即便是士,也分三六九品。”
“上三品不卖,中三品也可以不卖,可下三品和民,就未必肯听了。”
司马昭冷哼:“一群贱民,就算卖了又能如何?”
邓艾的脸色,顿时变得有些难看。
司马懿闻言蹙眉,喝斥道:“民乃国之根本,岂能以贵贱来区分?”
“昭儿,你虽然出身富贵之家,但也不能只着眼于士人。”
“天下万民,士只是民中魁首,岂能以贱民称呼?”
“师儿,你来说说。”
司马昭悻悻不语。
司马师年长,又跟在司马懿身边历练了几年,比起司马昭更显成熟稳重:“阿父,儿以为,士载所言甚善。
“天下万民,以士农工商四民为主;四民中皆有奇才,只因士的传承更多,出的奇才多,这才让世人都误以为天下唯士。”
“如士载这般的大才,亦是出自于屯田民。”
“只是如今局势,武帝所言‘唯才是举’,难以用正道施行。”
“阿父不如举荐士载为河内太守,明以九品选材,暗用‘唯才是举’。”
“司马家一心为了大魏,忠心可嘉,可拿出一部分钱粮来养朝廷不要的奇才。”
“如此,朝堂既能选了良才,司马家也能为朝廷储备良才。”
司马懿抚髯而笑。
司马师所表达的意思,跟司马昭表达的意思,本质上其实没什么区别。
只不过。
司马昭表现得太直接,恨不得路人皆知;司马师表现却是隐晦,明明想挑选奇才隐士为司马家的家族死士,却偏偏要说是为朝廷储备良才。
换而言之。
明面上,有世家大族的贤才依附司马家;暗地里,有寒门庶民中的奇才托身于司马家。
不论朝廷政令如何,司马家都不吃亏!
司马昭依旧不服:“兄长,你这弯弯绕绕的太多了!”
司马师笑道:“昭弟,这不是弯弯绕绕,上位者要懂得人心,若不懂人心,又如何让人心服口服?”
“你应该向士载赔礼!”
邓艾在听到司马懿对司马昭的喝斥,以及司马师的看法后,心中的气就消了大半。
此刻再听司马师让司马昭赔礼,这心底的气就消失殆尽了。
司马懿和司马师将面子给足了,邓艾亦不是死脑筋,连忙道:“只是闲时探讨,岂能因此让昭公子赔礼。”
司马师本就只是说说,自然不可能真的让司马昭向邓艾赔礼。
只是这嘴上却是道:“若不赔礼,岂不是让外人误以为司马家怠慢贤才?”
邓艾再三推辞。
最后还是司马懿做主,让司马昭回去自省三日读书,将这事翻篇。
“士载,若你为河内太守,会如何治理河内?”司马懿又看向邓艾,认真询问。
邓艾心中一喜,连忙誓言道:“我以为,河内毗邻伪汉,乃是军事重地,可在河内屯田储备军粮。”
司马懿道:“河内本有屯田,你这治理不足为奇啊。”
邓艾道:“即便是屯田,亦有区别。”
“河内土地肥沃,河流众多,然而堵塞的渠道却是颇多。”
“水少,良田也会变成荒田。”
“故而,要在河内屯田,得先开挖河渠,引水灌溉,这比组织流民开荒更有效果。”
“这是其一。”
“其二:河内如今的屯田,几乎都为民屯。”
“民屯虽然管理严苛,然而对屯田民的压迫太重赏赐太少,难以调动屯田的积极性。”
“可在河内另行军屯,制定赏罚,如行军打仗一般,赏罚分明,让军士能在屯田中亦可获得赏赐,军士才会积极屯田。”
司马懿大笑:“我只是让你当河内太守,你却想当统兵的将军。你未曾统兵,我如何能给你增派军士?”
邓艾不卑不亢地道:“昔日韩信在当大将军前,亦未曾统兵。”
司马懿饶有兴致:“韩信在当大将军前,虽然未曾统兵,却颇知军务。我若让你统兵,你又会如何做?”
邓艾不假思索:“自古以来,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”
“武帝在平定黄巾后,就曾屯兵开田,分别以军屯和民屯,在许都积累了大量的粮食。”
“其目的在于兵指天下,自给自足,不用过度的去向世家大族摊派钱粮。”
“如今天下,东吴孙权已然半残,不足为虑。”
“大魏的敌人仅有伪汉。”
“然而大国相争,胜败非一朝一夕,比的就是谁更持久。”
“纵观刘备这几年的战事,皆是在逼大魏急战,让大魏不能安心的休战养民。”
“每当大军出征抵挡刘备时,仅仅用于运输的兵力就占了一半,不仅耗资很大,又让劳役繁重。”
“往往刘备一旦有劫粮道的意向,大魏的主将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。”
“这也是为何,兵多的一方,往往会因为粮草不济而战败。”
“若我为河内太守,在河内郡东屯兵两万人,河内郡西屯兵三万人,再按照十中取二的方式轮休,常驻军屯兵四万人。”
“若是风调雨顺,只需六七年间,就能在河内屯粮三千万斛,够十万军民吃上五年。”
“不论是防守还是进攻,都将无往而不利!”
邓艾洋洋洒洒,将心中对河内的治理和防守阐释。
即便啊对邓艾不服心性高傲的司马昭,也忍不住对邓艾的想法感到心惊。
司马师更是眯着眼睛,仔细打量邓艾。
虽然替邓艾说了话,但司马师内心其实是瞧不起邓艾这个泥腿子出身。
快三十了才当个典农功曹,偶然受司马懿赏识才有资格出现在眼前,对这样的人物,司马师能瞧得起就怪了。
只是眼下。
司马师却发现,邓艾的谈吐见识以及对河内郡的治理防守等等,比起朝中的公卿之子,竟然更优秀!
司马懿心中亦是惊诧。
捡到宝了!
在初见邓艾的时候,司马懿只是欣赏邓艾能屈能伸的个性,认为邓艾是个值得培养的。
没想到邓艾竟然比预料中的更优秀!
“有士载在河内,我无忧了!”司马懿不吝赞赏。
作为抚军大将军,司马懿是不能长期呆在河内的。
只因河内是司马家族聚居的地方,若是被刘备给抢了,司马懿也会很心痛的。
如今见邓艾有如此见地,司马懿心中泛起了莫大的感慨。
司马懿没有食言。
当日就向曹叡送了奏表,要以邓艾为河内太守,同时又征调了五万兵马入河内,交由邓艾军屯。
同时。
司马懿又举荐了一部分军中宿将,协助邓艾统兵。
对于司马懿的这个提议,曹叡只是跟群臣商议了半日,就同意了。
不过在统兵上,曹叡并未让邓艾统兵,而是让司马懿统兵。
换而言之。
邓艾资历太浅,当个河内太守可以,统兵还是得司马懿来。
至于司马懿要将兵马交给谁来日常负责,那就是司马懿自行决定了。
大国纷争。
难以一时定胜负。
“这邓艾,是何人?”
邓艾横空出世在河内,以及在河内的动作,让刘备亦是惊叹。
法正道:“据说此人是义阳人,乃是昔日曹操南征荆州时,被强迁去汝南屯田的邓氏族人。”
“义阳人啊。”刘备闻言,不由多了几分感慨:“此人可否招降?”
刘备对义阳颇有感触。
义阳,也是新野一带。
刘备麾下优秀文武,很多都是出自义阳,就如现在的后将军魏延。
法正摇头:“很难!此人能当河内太守,应该是受司马懿举荐的。”
是当投降刘备受考核再升迁,还是受司马懿信任步步高升,这其中的利益权衡是很容易的。
刘备叹道:“如此奇才,竟先被伪魏给抢了去。”
正说间。
人报石韬求见。
刘备见到石韬,语气多了几分欢喜:“广元怎会亲自来洛阳?莫不是丞相有事相商?”
作为昔日在荆州时的故人,刘备对石韬的印象也是极好的。
虽然石韬也跟着徐庶去了北方,但刘备从未怪罪过石韬。
就如同刘备不会组织徐庶去救母,同样不会组织石韬为了好兄弟徐庶甘愿去北方受冷落。
这些年,石韬在北方最大的官也就一个典农校尉。
石韬见众人皆在,遂道:“我不是从长安来的,是从荆州来的。”
刘备咦了一声:“荆州?莫非是伯松有事?”
石韬取出一封书信:“是,也不是。”
“我本是奉丞相令去荆州带个人回长安,可惜那个人不愿意跟我回长安。”
“于是伯松就提议让我先来洛阳,有伯松书信在此。”
刘备取信一观。
猛然间,刘备的手变得颤抖:“这,这,这,这是真的?”
关羽见状,连忙凑近问道:“兄长,怎么回事?可是荆州出了变故?”
刘备不答,只是将书信递给关羽。
关羽眯眼一扫,丹凤眼瞬间睁开,惊呼道:“元直竟然在荆州?伯松这子,竟然敢隐瞒!”
“兄长,应当立即给伯松下诏,治他一个欺君之罪!”
徐庶在荆州待了两年时间,刘备关羽等人竟然一无所知!
若不是人不在荆州,关羽都想登门造访,问问诸葛乔是不是翅膀硬了飞起来就不认人了。
刘备稳住了心绪:“广元,元直如今人在何处?”
石韬笑道:“元直脸皮薄,不敢来见陛下,如今还在十里外装病呢。”本章完
:。:
急于结婚,乔荞随便拉了个“破产”的小老板商陆领了证,本是打算与他相扶相持平平淡淡的过下去。谁知婚后:她想买辆国产比亚迪代步,抽个奖却能中一辆免费的保时捷。她想贷款买套小楼盘的两居室,抽个奖又意外中了一套大别墅。她每次遇到困境的时候,他也总是临危不乱易如反掌间帮她迎刃以解。直到某一天,有人奉承阿谀的来到她的面前,叫她一声:商太太。她才知道,原来她嫁了一个身家千亿的财团大老板商陆。(双向奔赴,大宠小
女生 55万字 9个月前
创业失败的陈平江重启人生回到大学。苟在大学校园里创业搞钱,一不小心苟成了亿万富翁。&&“你去管公司啊,上什么课?”&&“同学,保个研咋样?”……&&“你开什么玩笑,首富居然是个大学生?”陈平江:“我对做首富兴趣不大,只想拥有风和自由,归来仍是少年。”
都市 76万字 9个月前
梁璇选择跟沈祁安结婚,原因不外乎两个:一、长得帅;二、有能力。&&而沈祁安选择跟梁璇结婚他是被选的那一个,靠!婚后,沈二少作天作地,终于拿到了一纸离婚书,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得偿所愿的时候,一组照片在圈子里传开:凛冬雪夜,男人红着眼,在林海听风站了一夜。&&次日,友人去探望病情,病房内,男人模样恹恹,眉间阴郁。友人笑问:“还没离呢?”沈祁安一个橘子砸过去,&&
都市 7万字 9个月前
四嫁终入豪门的母亲为了讨好新任丈夫和继女,让向晚这个亲生的嫁给渣男海王。&&她嫁了。婆婆要她拴住渣男,努力学习御夫术。她学了。组织叫她放长线钓大鱼,寻找神秘黑手。&&她演了。可没人告诉过她,婚姻这场戏演的好要动真心,而动真心的人并非她一个。
都市 7万字 9个月前
【传统古言+日常向+穿书+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稳中求进古代日常】\n穿书侯府儿媳,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,婆婆不喜,冷漠夫君活着却像死了一样见不到人,小妾拼命蹦跶找存在感,三个亲生儿女没脑子不学无术还不喜欢自己这个亲妈。&&\n搞宅斗?不可能的,苏瑾只想躺平!\n大娘子处事哲学:家里事不管,熊孩子不惯,渣相公不闻不问\n婆婆:儿媳无能,管家权不能给她!&&\n苏瑾:婆婆
都市 10万字 9个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