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:卧龙嗣子,我的岳父是关公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biqug.net)
诸葛乔遂令人将公示牌的校长改为“安汉将军糜竺”,用的理由也是部分士人对天子门生的质疑。
糜竺虽然不负责具体的政务,但地位超然,又有德行美名。
由糜竺来出任讲武堂的校长,跟诸葛乔出任讲武堂校长,对众人而言又有了本质的区别。
毕竟诸葛乔始终是丞相诸葛亮的儿子,这出任讲武堂校长后,天子门生会不会变成诸葛家的门生?
这种担忧,会令人望而却步。
而比起吴懿、吴班,糜竺宁可让儿子糜威娶普通女也不与士族联姻。
糜竺本人也是属于位高权低,极少掺和国事。
虽是国戚,却是不会擅权的国戚。
再加上糜竺是商人出身,众人也不用担心糜竺会假借天子门生来培养糜氏门生。
这些人不可能拜入商人门下而放弃当天子门生的。
诸葛乔则是由校长改成了跟刘禅、关羽和诸葛亮一样的名誉校长。
这看似细微的改变,也让众人明白了天子门生的分量。
面对众人的质疑,诸葛乔这校长说换就换,直接换成了不可能将天子门生培养成糜氏门生的糜竺。
随着糜竺出任校长,众人的质疑声也变少了,众人奔走相告,很快就将这消息传遍了成都城。
又经由成都城的众人传便了蜀郡。
质疑声少了,陆陆续续的就有人来报名。
报名的士人很少,多数为蜀郡良家子。
良家子,指的是有一定资产、遵循伦理纲常、职业正当,且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、巫、商贾、百工之子女。
汉武帝颁布七科谪,即:吏有罪,亡命,赘婿,贾人,故有市籍,父母有市籍,大父母有市籍。
市籍即商人户籍。
由于诸葛乔的讲武堂只是要求家世清白、识文断字、无违法乱纪过往、未婚配、年龄十二至二十,而非要求良家子。
因此前来报名的,除良家子外,也有七科谪内者如亲朋故友有市籍的,以及医、巫、商贾、百工之子女。
这些人大抵是冲着糜竺的名头来的。
毕竟糜竺也是商贾出身,糜竺来当校长,自然也能吸引这群人。
“姜还是老的辣啊。”
出乎意料的效果,让诸葛乔多了几分惊叹。
在看到报名的士人寥寥无几,且多为良家子后,诸葛乔才明白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“户籍鄙视链”。
士为首。
医、巫、商贾、百工之子女,是鄙视链的末端。
诸葛乔虽然未明确约定出身,内心其实是希望士农工商等各行各业的人越多越好。
孔子的三千弟子、七十二贤人,也就七十二贤人是贵族,其余三千弟子都是各行各业的寒门或庶人。
若孔子的弟子都是贵族,那这思想的推行也就无意义了。
同样。
诸葛乔的讲武堂若是不能有教无类,那这讲武堂也就无存在的意义。
名义上是讲武堂,诸葛乔内心其实是想培养一批能认同新思想的先驱者,而非因循守旧的培养一批望族门生。
星星之火虽然可以燎原,但这前提是得有人点火。
思想的改变,是个漫长的过程。
让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,减少对彼此的鄙视,这是第一步。
虽然很艰难,但终归得去尝试。
哪怕失败了,也不会后悔。
在诸葛乔积极开办讲武堂的期间,黄月英和刘禅等人也抵达了汉中。
见到黄月英,诸葛亮面有惊讶:“夫人怎会来此?”
黄月英瞪了诸葛亮一眼:“关中的战事都结束了,我为何不能来?”
刘禅在一旁偷笑,然后凑近诸葛亮低声道:“丞相,伯松兄长说,他想再要个弟弟。”
诸葛亮脸色一变。
在攻取陇右前,诸葛乔就给诸葛亮说过,希望诸葛亮能跟黄月英再生个儿子,名字都想好了。
就叫诸葛瞻。
更是对其赋予“瞻,仰慕也。诗大雅桑柔,有云:维此惠君,民人所瞻。寓意为对我这个无敌兄长的仰慕。”的寓意。
这之后。
诸葛亮虽然在回成都探亲的时候跟黄月英有过几次努力,但始终不见动静。
又因刘备北伐,诸葛亮将精力扑向了国事,对此事也是不上心。
却不曾想,诸葛乔回趟成都就将黄月英给送到了汉中来。
瞧黄月英这表情,似有生不出儿子不罢休的姿态,这让诸葛亮都有些慌。
大丈夫处事,当以国事为重,岂能为酒色所伤!
伯松这家伙!
诸葛亮顿感头疼。
“夫人先在汉中休憩,容我先与太子去长安觐见陛下。”诸葛亮决定用上兵法中的“拖字诀”。
到了长安,诸事缠身,那就不需要再去考虑生孩子的事了。
刘禅笑嘻嘻的开口:“丞相,叔母也是要去长安的,她有伯松兄长带给父皇的私信,是要亲手交给父皇。”
诸葛亮不动声色:“伯松也太不知事了!”
“出川的栈道极为难走,又颇颠簸,岂能让夫人受累。”
“这信还是我来送吧。”
黄月英跟诸葛亮当了多年夫妻,哪能猜不到诸葛亮的用意:“夫君,我又不是养尊处优的柔弱女子,以前也是攀山越岭下地耕田过的,些许栈道颠簸又有何惧?”
“更何况,伯松说了,这信中事乃机密,必须由我亲自送到陛下手中。”
诸葛亮脸颊微微一抽:“伯松都信不过我吗?”
黄月英笑道:“不是伯松信不过夫君。而是伯松说了,夫君你公务繁忙,这种事我得分忧啊!”
伯松啊——
诸葛亮心中长叹。
什么机密!
分明是诸葛乔算准了诸葛亮的反应,故意如此!
刘禅再次低声偷笑。
诸葛亮向刘禅一瞪眼:“太子,方才我听许司徒说。”
“你不顾太子礼仪,竟然在大殿上丢下群臣就去见伯松。”
“你已经十五岁了,又肩负监国重任,岂能如此懈怠礼数?”
刘禅笑容一滞。
黄月英却是护住刘禅道:“太子和伯松是义兄弟,弟见兄而失态,那是人之常情。”
刘禅开心的躲在黄月英背后。
诸葛亮无奈。
这私底下,诸葛亮也不能真的去训斥黄月英和刘禅失仪。
更何况。
让黄月英在成都多照顾刘禅本就是诸葛亮授意的。
总不能搬起石头去砸自己的脚。
刘禅见诸葛亮不再训斥,作揖告辞:“丞相,叔母,都说这别胜新婚,我就不打扰伱们了。”
“明日车仗要歇息一日,所以今夜入睡晚一点也没问题的。”
话音一落,黄月英脸一红,一手拍向刘禅的脑袋,被刘禅轻松避开。
“丞相,叔母,早点休息啊。”刘禅欢呼一声,直接跑开。
黄月英看向诸葛亮的眼神,充满了爱意:“夫君,该歇息了。”
诸葛亮手一抖:“我尚有公务未批阅。”
黄月英似笑非笑:“太子已经让尚书令替你批阅了。”
翌日。
日上三竿,诸葛亮这才扶着墙来到院中。
“伯松这子,竟然还让夫人带了药酒。”
“我只是公务繁忙,精力不济,不是不行!”
“看来伯松还是太闲了!”
“等到了长安,得向陛下请命,让伯松去荆州。”
“再让云长好好调教!”
成都的诸葛乔,忍不住打了个喷嚏,有些疑惑的紧了紧衣服:奇怪,也不冷啊,是谁在背后骂我?
合肥。
听到刘晔传达的诏令,曹仁的虎眼圆瞪:“放弃合肥?是哪个混蛋给陛下出的馊主意?”
“若是丢了合肥,寿春就失去了屏障,孙权的大军就能寇略整个淮南。”
“刘晔,是不是你给陛下出的主意?”
“前将军若是泉下有知,定也会气得拔剑将你砍了。”
曹仁很是恼怒。
众军将在合肥抵挡了孙权这么久,结果曹丕却诏令撤兵?
众将亦是恼怒不已,纷纷谩骂给曹丕献策的人。
唯有满宠若有所思,劝阻了众人:“诸位,稍安勿躁,且听刘侍中如何说。”
刘晔很想说,这是太尉贾诩献的策,有本事你们当着太尉的面骂个试试。
就欺负我是吧!
然而贾诩那句“不可让第六人知晓”,又让刘晔很是难受。
若真的道出是贾诩献策,刘晔担心会见不到几日太阳。
贾诩貌似人畜无害,实际上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,而且还是个杀人不用自己看拔刀的。
“大将军,此计乃陛下自己想出来的。”刘晔淡淡开口。
这话一出,众军将顿时变得有些尴尬。
骂曹丕是混蛋?
嫌命长了吗?
“陛下之计,果然高明。”
“放弃合肥,以退为进,用计深远,我等不如也。”
“陛下此举,定有深意,我等只需听命即可。”
“合肥让给孙权又能如何?难道他还能守得住?”
“他日陛下若有命,我必粉身碎骨夺回合肥城!”
“前将军泉下有知,定也会惊叹陛下之谋,天下无双。”
“”
众将求生欲很强,除曹仁和满宠外皆在惊叹钦佩曹丕的谋略。
刘晔如今是侍中,万一在曹丕面前打报告,众将半生拼杀的军功就化为泡影了。
满宠让众将先退下,问道:“刘侍中,陛下放弃合肥后,可有后续计划?”
刘晔见帅帐只剩下曹仁和满宠,遂将贾诩的谋划告诉两人,只是过程中隐瞒了献策者是贾诩。
“骄其心,盈其气,伪造祥瑞,助孙权称帝。”
“欲令敌灭亡,先令敌疯狂。”
“真是令人惊叹的想法。”
“贾,陛下之谋,举世无双啊!”
满宠故意说出“贾”字,又瞬间改口,在这一瞬间又捕捉了刘晔表情的变化,更证实了心中的猜测。
遂对曹仁道:“大将军,眼下局势,军争已经不是上策。”
“要对付孙权和刘备,当以谋略讨伐,先坏其同盟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急于结婚,乔荞随便拉了个“破产”的小老板商陆领了证,本是打算与他相扶相持平平淡淡的过下去。谁知婚后:她想买辆国产比亚迪代步,抽个奖却能中一辆免费的保时捷。她想贷款买套小楼盘的两居室,抽个奖又意外中了一套大别墅。她每次遇到困境的时候,他也总是临危不乱易如反掌间帮她迎刃以解。直到某一天,有人奉承阿谀的来到她的面前,叫她一声:商太太。她才知道,原来她嫁了一个身家千亿的财团大老板商陆。(双向奔赴,大宠小
女生 55万字 9个月前
创业失败的陈平江重启人生回到大学。苟在大学校园里创业搞钱,一不小心苟成了亿万富翁。&&“你去管公司啊,上什么课?”&&“同学,保个研咋样?”……&&“你开什么玩笑,首富居然是个大学生?”陈平江:“我对做首富兴趣不大,只想拥有风和自由,归来仍是少年。”
都市 76万字 9个月前
梁璇选择跟沈祁安结婚,原因不外乎两个:一、长得帅;二、有能力。&&而沈祁安选择跟梁璇结婚他是被选的那一个,靠!婚后,沈二少作天作地,终于拿到了一纸离婚书,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得偿所愿的时候,一组照片在圈子里传开:凛冬雪夜,男人红着眼,在林海听风站了一夜。&&次日,友人去探望病情,病房内,男人模样恹恹,眉间阴郁。友人笑问:“还没离呢?”沈祁安一个橘子砸过去,&&
都市 7万字 9个月前
四嫁终入豪门的母亲为了讨好新任丈夫和继女,让向晚这个亲生的嫁给渣男海王。&&她嫁了。婆婆要她拴住渣男,努力学习御夫术。她学了。组织叫她放长线钓大鱼,寻找神秘黑手。&&她演了。可没人告诉过她,婚姻这场戏演的好要动真心,而动真心的人并非她一个。
都市 7万字 9个月前
【传统古言+日常向+穿书+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稳中求进古代日常】\n穿书侯府儿媳,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,婆婆不喜,冷漠夫君活着却像死了一样见不到人,小妾拼命蹦跶找存在感,三个亲生儿女没脑子不学无术还不喜欢自己这个亲妈。&&\n搞宅斗?不可能的,苏瑾只想躺平!\n大娘子处事哲学:家里事不管,熊孩子不惯,渣相公不闻不问\n婆婆:儿媳无能,管家权不能给她!&&\n苏瑾:婆婆
都市 10万字 9个月前